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9章 加大筹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次是佛缸。

    很多人不知道佛缸是干嘛用的?其实是用来盛水,放置佛前莲花灯的专用水缸。

    乾隆好华丽,珐琅彩、五彩大行其道,这让很多人以为,清三代素色瓷(青瓷、白瓷)很少。其实不然,雍正是虔诚的佛家居士,他自己所用的瓷器,大多数为素色瓷。

    乾隆继位后,不太喜欢这些素色瓷,将其安置在家庙中,成为供奉瓷。

    缸类瓷器,体形健硕,很容易让人有臃肿的感觉,但此瓷缸,反而给人俊秀的印象。

    这应该是雍正朝的精品青瓷——这尊佛缸,有着雍正朝特有的制瓷亮点。

    雍正时期瓷器的造型,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以轻巧俊秀、工丽妩媚。器型之美,可与以精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器相提并论,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恰到好处。外形上素有“线条美”之誉。

    确实增之一分则拙,减之一分则陋,给人以高雅之感。

    他弯腰轻轻放倒这件瓷缸,底部落款为“立本堂制”,长吁一口气,这是雍正生前御用清水缸,去世后被乾隆敬献给家庙的佛缸。

    立本堂是雍正御书房的堂号之一,与之相同的还有“郎吟阁制”“敬恩堂”“椒声馆”“庆宜堂”“养和堂”“燕喜堂”等私堂款识。

    雍正在外只有十三年,大多数瓷器的款识为“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雍正御制”这三种款识,向“立本堂制”这种款识的瓷器,非常少见,每一件都是当年雍正的心爱之物。

    卢灿在缸沿轻拍两下,瓷缸发出“嘡嘡”的脆声,缸体无损。

    鉴别缸类瓷器是否有冲、漏、补、残,有个小窍门,那就是听声。刚才卢灿就是用这一方法来判定,此佛缸是否有损。

    有损的瓷缸,声音发木有嘶哑感。

    “这件素色瓷,我也要了!”他直起腰,将瓷缸重新扶正,对托马斯点点头。

    这两件,都能算得上国宝级文物。

    第三件总算让卢灿松口气,依旧是佛供瓷,清嘉庆三足松石绿釉粉彩八宝香熏。这是嘉庆帝为家庙定做的三足瓷炉,焚香专用。

    这一件香薰炉,要比前两件稍逊,但绝对可以算得上嘉庆朝的精品。

    高四十公分左右,左右冲天耳,三足为松石绿釉,天地盖,盖上有卐字镂空,盖纽为蟠龙提纽;腹壁为釉上粉彩佛八宝图案。

    佛八宝,又称八吉祥。由八种识智即眼、耳、鼻、音、心、身、意、藏所感悟显现,描绘成八种图案纹饰,分别是宝伞纹、金鱼纹、宝瓶纹、莲花纹、法螺纹、吉祥结纹、宝幢纹和法/轮纹。

    没有佛教常识的人,是无法体会这熏炉的深厚佛教文化底蕴。

    三件佛家重瓷,享受百年香火,连自身归属都无法庇护,落在强盗窃贼的家中,成为人家货架上的珍藏,更别说那个已经覆灭的王朝。

    佛祖,你真的没有睁眼吗?

    卢灿心底有些茫然,半捂着嘴唇,遮掩自己的表情,迈步继续向前。

    “嗨,维文,这件不需要记录吗?”嘉妮跟在后面问道。

    卢灿摇摇头,“不用了!”

    二楼来自中国的瓷器,一共有三十六件,件件精品,大多数是佛供瓷,显然都来自于圆明园。

    其中有一件,也许不是最贵重的,但却是卢灿最喜欢的。

    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

    这件瓷器,卢灿认出来,它在后世出现过——1992年,佳士得(香江)有限公司曾经拍卖过这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落槌价为一千零八十万港元。

    上辈子精于仿作,自然不会不知道这件哥窑瓷器。

    没想到,竟然是从托马斯这里流向市场!

    自从开始的那两件,卢灿开口说记录,此后看完所有瓷器,他都没再开口,脸色也很严肃。这让托马斯和嘉妮两人,在旁边不知所措。

    尽管托马斯对自己这间收藏室的中国瓷,很有信心,但在卢灿没有表明态度之前,他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这种相互置换的交易,考验的是双方的耐心。

    见卢灿走过来,他向前迈出一步,挤出笑容问道,“维文先生,对这些……中国瓷,还满意吗?”

    满意吗?

    自然满意,只不过这买的,实在心理憋屈!

    算了,看看有没有可能,用一幅勒南的油画,进行置换!

    勒南兄弟的油画虽然珍贵,自己留一幅,放在以后的博物馆中作为展品,已经足够。另外一幅,完全可以利益最大化。

    卢灿打定主意,脸色逐渐放松。他没有直接回答托马斯的问话,而是另起话题,笑着指了指四壁悬挂的油画。

    “托马斯先生也喜欢油画?”

    这不是废话么?油画一直是欧洲收藏家们的首选!尽管托马斯的收藏首选是银器,但油画因为增值空间稳定,伪品相对少,前些年,他也曾大力搜罗过。

    七十年代,油画是欧洲最疯狂的收藏品。

    这得益于毕加索油画在拍卖市场的强势崛起。

    1973年毕加索去世后,因为怀念,他的作品受到众多藏家的青睐。这波风潮,很快涉及到更多画家的名作,譬如塞尚、高更、梵高等等。

    在过去的十年中,塞尚的一幅《田园诗歌》被拍卖八次,价格整整上涨九十五倍。

    尽管有些不解,托马斯依旧点点头。

    卢灿笑眯眯的揭开谜底。

    “我手中还有一幅油画,来自勒南兄弟的作品,不知托马斯先生有没有兴趣?”

    “真的是勒南兄弟?”

    嘉妮和托马斯,异口同声问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