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1章 生驹银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次来东京遇到的“古董市”,那才是捡漏的天堂。

    卢灿走了七八家古董铺子,倒是入手两件古董。

    一件是很少见的白底青花红釉喜字将军罐,可惜,它只是道光朝的江南民窑物件,清末江南陪嫁的物品,真正价值并不高。

    另一件是鸟居清满的小幅肉笔画浮世绘。

    鸟居清满是东瀛江户时期鸟居画派杰出的画师,擅仕女画,多全身画,所绘体态匀雅婀娜,善用赤绘。这家伙短寿(只活了三十岁),否则他的艺术成就不低,他还有一名弟子鸟居清长更有名。

    所谓肉笔画,是直接画在纸或绢本上的“手绘”彩图,没有名称上那么猥琐,不过,这种画作以女性描绘对象为主。

    这幅浮世绘,卢灿花了整整二十万日元,店家根本就不接受还价。

    如果真的没有更合适的物件,卢灿准备带这幅画作去参加晚上的夜谈会,毕竟,鸟居清满的画作,还是很少见的。

    看看时间,自己已经逛了一个多小时,收获寥寥。卢灿心底一阵失望,早先想要来御苑街“扫街”的豪言,多么可笑!

    算了,就当旅游吧。好在他的心态还不错,背着手,开始欣赏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

    命运,总是在不经意中给人惊喜。

    卢灿转过御苑街的直到,准备转身回去时,瞥见与与御苑街垂直的另一条街道上,拥簇着不少人。他眼力很好,将路边的“蔵払い”二字招牌看得清清楚楚。

    “蔵払い”就是国人口中的“清仓”!更为关键的是,那也是一家古董铺子。

    东瀛人的清仓和折扣,是有明显区分的,它的清仓,那是真的将仓库中所有物品拿出来快速处理,可不是香江那种清仓噱头。

    难怪这么多人?爱占小/便宜的人,哪儿都多。

    卢灿对身后的丁一忠两人招招手后,三两步赶到这家清仓店铺。

    这家店铺的招牌叫“平舆古董”,是家综合店,平舆应该是店老板的姓氏,此刻已经被取下,斜靠在墙边。这代表清仓之后,老板不干了。

    店面不算大,三四十平米,货品非常多,从店内一直铺陈到店门口。店内的人也很多,一二十人挤得满满当当,其中以中年妇女居多,吵吵闹闹的挑选着物件,她们抢购一些物品用于家中装饰。

    卢灿粗略扫一遍物品,心情顿时变得急切。

    刚才这么一眼,他已经看到至少两件明治事情的东瀛银器在那些妇女手中把持,货箱上还摆放着几件特意露出底款的瓷器,“慎思堂”“竹雪轩制”等堂款清晰可见。

    慎思堂、竹雪轩都是同治瓷器的官窑堂款。

    同治官窑无精品,这是公认的,可是,毕竟是御用器,还是有些价值的(清末民窑瓷器泛滥,真正的御用瓷器并不多见),而且对于虎园研究清末瓷器来说,还是很有借鉴意义。

    更重要的是,便宜啊!

    没见标有竹雪轩制的青花玉壶春瓶,标价才两千日元?折合港币仅一百元出头!

    不管了,抢吧!

    相比那些挑三拣四的妇女,卢灿下手狠得多,很快将这四件御用瓷器挑选出来,放在一旁让丁一忠看着,又挑出一件东瀛老银器,款号为“一正堂”“生驹制”双款。

    好东西!算得上东瀛银器中的镇馆级别。

    店家也知道这东西贵重,标价拾万日元,因此那些妇女虽然很眼馋,可最终还是被价格吓退,被卢灿捡了个便宜。

    一正堂是东瀛银器制作的古老堂号,据说成立于十三世纪初年,而“生驹制”则是匠师的私款(传承私款,如同东瀛瓷器中的匠师款)。

    “生驹”款始自东瀛室町时代(1338-1573),生驹茶道用品是古都奈良的传统名品,历来为皇室贵族所用。

    这件银质短颈,丰肩,鼓腹,器型饱/满,弧线优雅,充满张力。银壶上部光素,包浆浑厚,光泽沉静,予人温润之感。壶盖饰翡翠钮,翠绿喜人,清新华贵。整器大气端庄,与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相得益彰。

    卢灿用手指轻轻摩挲壶柄与壶壁,其历史沉淀大约在三百年左右,也就是说,这把银壶的制成年代,在十七世纪初。

    遗憾的是,他也看不透这把银壶,在东瀛历史上是否有过记录。

    尽管这件瓷器价格只标有拾万日元,看似要比卢灿入手的鸟居清满浮世绘低,可别忘了,这里是清仓。

    这件物品的价值,绝对超过三十万日元,落在珍爱之人手中,甚至更高。

    而且,这玩意要比春宫浮世绘,更有品味——卢灿毕竟是汉人,带此图去参加聚会算怎么回事?

    今晚的夜谈会,就它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