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 一皇四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常关会意,双手捧着一副黄绢上前。星王受宠若惊地接过,又要叩头谢恩,却被皇上制止。皇上轻声说道:“不必多礼,来,打开看看。”

    常关及时递上手绢,皇上轻轻擦拭额头上的汗珠。

    星王不敢怠慢,打开黄绢,是一副对联,上联,亭有盘龙何不在天飞霹电,下联,岳常集凤都来此地听箫韶。

    笔力苍劲,力透纸背,隐隐有金戈铁马之意的笔锋正是皇上亲笔所写。

    星王心中大喜,皇上的对联寓意深远,似有托付江山之意。他强压欢喜,再次谢恩:“臣叩谢皇上恩典。”

    皇上的目光在星王脸上停留片刻,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愠怒之色,随即恢复平静,他来到景王面前,挽住了景王之手,感慨说道:“大哥精神尚在,二弟却未老先衰了……”

    景王也是一时感慨:“皇上春秋正盛,微有小恙也不算什么。臣前些日子也病了几天,这不病好之后,一样生龙活虎?以臣之见,皇上病情已经大好,不日便会痊愈。”

    皇上微微点头,又来到庆王面前:“四弟倒是愈发矫健了。几位兄弟之中,四弟文武双全,当是第一人。”

    “皇上过奖,臣愧不敢当。”庆王微微鞠躬,他有着和景王同样的疑惑,皇上虽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却中气充足,眼神明亮,并非大病不治之象,难不成皇上在装病?

    皇上亲热地一挽云王的胳膊:“五弟越来越卓而不凡了,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二哥的病可是好了?五弟每每想起二哥之病,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云王摇动皇上的胳膊,“二哥快快好起来,五弟很想和二哥一起去西山打猎去香山登高。”

    “好,好,朕也想早些好起来,也想陪你们一起出去游玩。”皇上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他又来到见王面前,上下打量见王几眼,“先儿又长高了,只是身体还不够壮实,要多练习骑马射箭,多读书,文成武就,以后才能成为国之栋梁,才能托付大事。近来读书没有?”

    见王微露羞愧之色:“回皇上,臣近来杂事多了一些,骑马射箭倒是没有放下,读书是耽误了不少。”

    “不读书不成器。”皇上脸色凝重,“先帝的《劝学诗》要记挂在心,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携经天纬地之才,赋震古烁今之气,才是帝王之道。”

    此话一出,一众皆惊!

    星王手持黄绢,本来一脸喜色,听闻此话,忽然脸色一变,手一抖,手中的黄绢险些失手落地。皇上此话是什么意思?怎么听上去像是皇上要将帝位传与见王之意?

    景王和庆王、云王也是相顾愕然,皇上之话,确实意味深长,不由人不浮想联翩。只是再想到皇上赠与星王的对联,隐隐也有将江山托付星王之意,帝王心术,虽是兄弟,也是让人猜测不透。

    皇上又咳嗽几声,常关及时向前扶住皇上,小声说道:“官家,该回去了。外面风大,小心着凉。”

    “回去,这就回去。”皇上在常关的搀扶上,上了辇车,他站在辇车之上,目光望向景王等人身后之后,忽然目光一顿,在李鼎善脸上停留少许,嘴角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朕今日见到诸位兄弟和各位大臣,十分欣慰。待朕身体大好之时,当励精图治,继承太祖太宗不世伟业,安定民心,开拓疆土。”

    “起驾回宫。”常关亮开嗓子喊了一声,大辇缓缓启动。

    “恭送皇上!”众人一起山呼。

    一直等皇上的大辇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众人才收起恭敬之态。见王东张西望一番,拉住了星王的胳膊:“王叔,怎么不见候相公?”

    此话一出,众人都是一脸疑问之意,是呀,如此盛事,四位王爷齐聚一堂,又有皇上亲临,竟不见候平磐候相公在此,莫非出了什么差错不成?

    星王一拍额头,恍然说道:“王侄倒是提醒了本王,候相公在府中帮忙招呼客人,本王出来得匆忙,忘了叫他。皇上也来得意外,竟是疏忽了此事。”

    “无妨,反正候相公也是天天见到皇上,少见一次也并不碍事。”见王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跑到一边和庆王说话去了。

    众人一起随星王进入王府之中。

    云王来到星王身边,见左右无人,小声说道:“曹殊隽和金甲、叶木平不见了。”

    星王微一点头:“方才本王看到了他们离开,不要紧,一个是小小的侍郎之子,一个是太医,一个是装神弄鬼的道士,不足成事。”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王府的会客厅,足以容纳数百人的会客厅此时坐了不下百十人,皆是当朝的五品以上大员。有一人坐在上首,春风满面,正反客为主热情洋溢地招待各位客人。

    正是当朝一品大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候平磐!

    候平磐俨然以主人自居,来者不拒,只要有人敬酒,都一饮而尽,极尽豪爽之态。放眼望去,在座的各人以文官为主,六部尚书除了新任的礼部尚书高亥之外,全部到齐,无一缺席。

    高亥其实并非不想前来,而是他在文昌举科举舞弊一案中,对文昌举落井下石,让星王对他极度不满。后来他虽然如愿当上了礼部尚书,却处处被星王和候平磐打压,如果在朝中孤掌难鸣。不过高亥并不甘心就此孤立下去,曾托吏部尚书柴石页向星王带话,表示了投诚之意,却没有得到星王的回复。

    倒不是星王并不想收纳高亥,而是星王留了一个心眼,总觉得高亥被任命为礼部尚书的背后,是皇上有意为之的试探之举。高亥在朝中向来是墙头草,从来没有明确归属哪一方。后来在新法推行之时,他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一切唯皇上眼色行事。

    文昌举科举舞弊案事发之后,星王原以为皇上将文昌举拿下之后,会任命他推举的吏部侍郎熊始望担任礼部尚书,不想皇上力排众议,三次驳回了候平磐的推举,强行任命了高亥。如此,高亥身上就明显有了皇上的烙印,星王和候平磐已经将朝中文官几乎全部笼络在自己一方旗下,多一个高亥不多,少一个不少。与其冒着被皇上猜疑的风险,还不如将高亥拒之门外。

    反正高亥也是墙头草式的人物,即使不接纳他,他也是势单力薄,想在朝堂之上反对新法,也是无人附和。

    本来今日生辰宴会,还有不少武官想要参加,却被星王婉拒了。虽然星王想要接任皇位之事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毕竟皇上还在,且皇上也没有明确指定由谁继承皇位。满朝文官来了七八成已经相当于星王府是一个小朝廷了,再来一些武官,振臂一呼就可以直接起兵谋反了。

    星王不想落人口实,他相信以他的实力和在朝中的威望,皇上若是不让他接任皇位,是皇上私心太重,不为大夏的江山社稷着想。

    今日皇上突然亲临,更让星王坚定了他的猜测,皇上对他防范之心颇重,也多有试探敲打之意,他就提醒自己要更加小心行事,在确认皇位落在他的头上之前,万万不可轻举妄动,以免功败垂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