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 明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定夺,身为臣子如此不懂事,不知爱惜皇上身体!还有,推举李鼎善为御史台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徐得全和御史中丞卢元远、钱璟淞怎么不出来说话?”

    张一农一番话,看似和稀泥,其实暗中夹枪带棍,讽刺众人胡乱发言,本不是分内之事,非要多嘴,就有僭越之嫌了。

    徐得全不是不想出列,而是方才出列的人太多了,他没来得及,现在被张一农点名,他顺势出列:“启奏皇上,臣以为李鼎善为人刻薄,生性狡诈,寡恩薄义,不宜担任御史中丞……”

    “臣联署推举李鼎善为御史中丞。”滕正元挣脱了付现风的手,再次出列,他并认识李鼎善,却心里清楚,有如此多人反对李鼎善担任御史中丞,恰恰说明李鼎善为人不畏权势,直言敢言。担当和铁骨正是一个御史应有的气度。

    “臣联署推举李鼎善为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卢元远和钱璟淞同时出列,二人异口同声。

    “咳咳……”柴石页咳嗽几声,一脸尴尬,讪讪一笑,“各位,诸位,本官今日推举一名真定县主簿,一名御史中丞,你等异口同声反对,并且都对卢之月和李鼎善为人和才学了如指掌,让本官无地自容。本官在吏部多年,经年累月查阅各地官员履历,多方面了解每个可用之人的性情和品行,不想如此兢兢业业还是没有尽职,想必是本官老眼昏花,识人不明,不分好坏,不如辞官回家。皇上,臣不能胜任吏部尚书一职,还望皇上准许老臣告老还乡。吏部尚书一职,就另请高明上任。”

    不是吧?不过是正常的朝堂争论,柴石页怎么要撂挑子告老还乡了?这简直就是耍无赖,以退为进,逼皇上就范。

    候平磐恨不得上去踢柴石页一脚,柴石页今年五十六岁,比他还小上一岁,却自称老眼昏花,莫不是在嘲讽他?这个老奸巨滑的老东西,向来滑不溜手,让人抓不住任何把柄,许多事情,他总是要留一手,办五成,拖三成,留二成。让人拿下他不是,不拿下也不是。

    今天正是机会,不如乘机拿下他,候平磐当即说道:“皇上,柴尚书既然有告老还乡之心,不如就准许他回家养老,也好让他颐养天年。”

    “柴尚书致仕,谁接任吏部尚书?”皇上的声音十分平静。

    皇上一开口就让一众大臣大吃一惊,怎么皇上真有心让柴石页辞官?满朝文武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柴石页看似滑头,其实对皇上十分忠心,处处维护皇上权威。

    候平磐心中一喜,不及多想,答道:“真定知府崔象、大理寺卿刘陌了、工部尚书张一农。”

    “三人之中,只有张尚书足以胜任吏部尚书一职,崔象和刘陌了……呵呵。”兵部侍郎于晏出列,意味深长地看了候平磐一眼,“崔象虽和候相公交好,却还不如市乐知县裴硕章,裴硕章毕竟是在候相公的门生。大理寺刘卿是审案能手,去吏部反倒屈才了。皇上,臣以为,工部尚书张一农最为合适。”

    候平磐十分恼火:“于侍郎何出此言?本相举贤不避亲,崔象虽是本相门生,才能过人,品行过人,足以胜任吏部尚书。不像某些人,只推举自己信任之人或是相熟之人。”

    “候相公说的可是本官?”柴石页气呼呼地说道,“皇上,臣宁肯不要这个吏部尚书,也要为自己讨一个清白。臣既不认识卢之月也和李鼎善不熟,任吏部尚书以来,任人唯贤任人唯才,不敢稍有怠慢,唯恐有负皇恩。臣再请辞吏部尚书!推举李鼎善接任吏部尚书!”

    候平磐一惊,李鼎善任职御史台就已经是莫大的威胁了,若是当了吏部尚书,掌管大夏官帽,那还了得,忙向前一步,正要开口时,张一农出列了。

    “皇上,臣以为,柴尚书是国之栋梁,吏部尚书非他不可。”张一农目不斜视,既不看候平磐,也不看柴石页,而是双目平视,“既然柴尚书执掌吏部,推举官员是他的分内之事,也是职责所在。不过诸位大臣各抒己见,也是为皇上着想为朝廷分忧。是以臣提议,柴尚书若是敢担保他推举之人的品行和才学,不妨就让卢之月任真定县主薄李鼎善任御史台御史中丞。日后二人若有过失,柴尚书愿担其责,不知柴尚书是否愿意?若是二人没有过失,反对者也各连贬三级,不知各位是否愿意?”

    柴石页当即说道:“皇上,臣愿担保。”

    张一农的提议一出口,方才反对李鼎善提名者面面相觑,都不敢接话了。如此连坐之法,还真是前所未闻。

    付现风冷笑一声:“这么说,张尚书也愿意共担其责了?”

    张一农双手一摊,一脸轻松笑意:“付尚书你的记性好差,方才本官既没赞成也没反对,李鼎善和卢之月是好是坏关本官何事?又非本官职责所在,本官才不多管闲事。付尚书愿意多管闲事,精力充沛,就要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是以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付现风脸色铁青,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说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他岂能听不出张一农是在讽刺他?他怒不可遏地说道:“张尚书的意思是要堵住悠悠众人之口?”

    张一农漫不经心地看了付现风一眼,朗朗说道:“圣人务静之,贤人务正之,愚人不能正,故与人争。上劳则刑繁,刑繁则民忧,民忧则流亡。上下不安其生,累世不休,命之曰大失。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静之则清。呜呼!神哉!圣人见其所始,则知其所终……”

    付现风更是火冒三丈:“张尚书是讽刺本官与你争论是愚人不成?”

    张一农依然不理会付现风的冲天怒火,摇头晃脑地继续说道:“天有常形,民有常生,与天下共其生而天静矣。太上因之,其次化之。夫民化而从政,是以天无为而成事,民无与而自富,此圣人之德也。”

    若是有人正面和付现风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付现风唇枪舌剑,一口气说上半天也不会理屈词穷,张一农聪明就聪明在不和付现风正面交手,而是采取了迂回之策,引经据典,以古人的言论来攻击付现风,不着痕迹又让付现风无从反驳。因为张一农很清楚,付现风是六部尚书之中,唯一一个读书不多之人。

    大夏重文轻武,六部尚书之中,无一武官。付现风虽是兵部尚书,却从未有过带兵打仗的经历。他虽会几下拳脚功夫,怕是连一个亲兵也打不过。付现风也是六部尚书之中唯一一个庇荫为官者,不过他虽不是进士出身,也曾考中过举人,只是屡试不第后,皇上开恩,先是在户部担任了主事,后转任工部侍郎,累次升迁后,当上了兵部尚书。

    “皇上,皇上……”付现风说不过张一农,情急之下,求助于皇上,“张尚书有失风范,对臣冷嘲热讽,欺负臣读书少,不会引经据典。”

    “哈哈,读书少就活该被人欺负。”滕正元放声大笑,戏谑的眼神看向了付现风,“付尚书还能听懂张尚书引经据典是在嘲讽你,也自当欣慰了。”

    付现风脸色由青变红又由红变青,盛怒之下,一挽袖子提拳就要去打滕正元。候平磐实在看不下去了,咳嗽一声,冷声说道:“朝堂之上,不得放肆!”

    付现风悻悻地收手,狠狠地瞪了滕正元一眼,小声说道:“等下别走,滕刺猬。”

    滕正元一拱手:“奉陪到底。”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