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章 何计身后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冯道的所作所为,不为一般世俗所容,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有冯道悲天悯人的情怀。

    冯道之心,心系天下苍生,不计个人清名,是真正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胸怀。

    夏祥也不反驳几人,只管接下说道:“世人都骂冯道事奉耶律德光是数典忘祖,却不知道冯道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百姓。耶律德光继位之后,志得意满,得意洋洋而又傲慢地问冯道,你看这天下百姓,如何可救?言外之意是,现在天下百姓,我想杀便杀,你能奈我何。冯道答道,即便是佛祖再世,也难救天下百姓。但陛下比佛祖还要高上一等,想救天下百姓易如反掌。耶律德光听了十分受用,哈哈一笑,打消了屠杀百姓之心。”

    “但凡胡人南下,中原大地无不惨遭屠戮,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而在耶律德光想要屠杀百姓、中原苍生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冯道以阿谀奉承的方法化解了灾难,保住了无数人的性命,却又为他招来了千年骂名。以一人之骂名挽救无数苍生性命,换了是本官,本官也绝不会犹豫片刻,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夏祥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眼神无比坚毅,语气无比坚定,“本官想问许县丞、杨押司,是个人的清名重要,还是无数百姓的性命重要?”

    许和光不敢接夏祥咄咄逼人的目光,他低头不语。若是说个人清名重要,只图虚名而害了无数百姓,是为不仁不义。若说百姓性命重要,却又背了千古骂名,是为不忠不孝。仁义和忠孝哪个重要?他无法回答。

    杨江却依然嘴硬,脖子一耿,慷然说道:“宁肯慷慨就义死,不愿奴颜婢膝生。下官以为,忠臣不事二君,更不用说事契丹人为主,以死明志胜过苟且偷生。”

    “好一个忠臣不事二君,杨押司,记住你方才之话。”夏祥淡然一笑,并不反驳杨江的说辞,“耶律德光返回契丹时,让冯道等降臣随从。途中,耶律德光病逝,冯道等人滞留在镇州。后汉高祖刘志远收复镇州,冯道归附刘志远。刘志远是冯道事奉的第九个皇帝。刘知远病逝之后,刘承祐继位,他是冯道事奉的第十个皇帝。不久之后,后汉发生叛乱,大将郭威奉命出征。得胜之后,郭威称帝,灭了后汉,建立后周,是为后周太祖。郭威是冯道事奉的第十一个皇帝。”

    “郭威病逝之后,他的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周世宗是冯道事奉的第十二个皇帝。同年,冯道病逝,终年七十三岁。周世宗悲痛不已,废朝三日,追封冯道为瀛王,谥号文懿。六年之后,太祖发动兵变,建立大夏。可惜了冯道一生,生于乱世终于乱世,没有见到太祖文韬武略平定天下的不世之功。若他活到今日,也会欣慰百姓终于不再遭受战乱之苦,可享安居乐业。”

    崔象漠然一笑:“若是冯道活到太祖开朝之时,怕是会被太祖一刀杀了。太祖生平最恨两面三刀之人。”

    夏祥摇头说道:“倒也未必,太祖心胸宽阔,怎会滥杀无辜?五代十国不过短短五十余年,战乱不断,叛乱成风,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谁是正统谁又是真命天子?杨押司口口声声说要忠君报国,请问你为哪个君王忠哪个君王死?战乱之时,明哲保身说是最明智的做法,躲进深山老林之中,隐居不出,念几首诗,写几副字,怀念前朝吟诵风月抒发兴亡,名节是有了,是独善其身了,可是对国家对百姓又有何用?是可以让百姓吃饱饭穿暖衣,还是可以让百姓不再颠沛流离?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君是何人?君是君王,也是百姓。”

    夏祥越说越激动,他是借冯道之事来敲打崔象、许和光和杨江几人,冯道一生,真正做到了为国为民,是真正的大公无私,反倒是有些人,口口声声忠君报国,却暗中勾结串连,意图谋反,一心只为私利,只想升官发财,比起冯道相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夏祥心中汹涌澎湃,冯道本是儒生,却又没有儒生的迂腐,知变通懂进退,只要可为百姓谋福,他不惜以身试险,明知伴君如伴虎,依然迎难而上,比起许多只知明哲保身隐居不出的所谓贤士、名士,强了千倍万倍。

    “国家有难,百姓有难,若是只管转身走人,躲进山林之中,自得其乐,这不是气节,这是庸才,是无能,是贪生怕死!”夏祥怜悯加鄙夷的目光扫过许和光和杨江,“不要忘了,你的俸禄是百姓的血汗。百姓有难,你不顾衣食父母的死活,独善其身,这是君子之道?这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道。冯道事奉十二位皇帝,除了保护了无数百姓之外,还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他坚持不懈地大规模刊印典籍,保存了儒家文化,传承了华夏文化,拨乱反正,功不可没。若没有冯道,怕是今日各位所读的圣贤书,大多都被胡人外族烧光灭绝了。”

    “谁又知道冯道这么做不是为了可以苟活于乱世?”许和光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夏县尊如此推崇冯道,一厢情愿地认定冯道为国为民,太偏颇太主观了。”

    “是吗?”夏祥禁不住冷笑了,“本官想问许县丞,冯道此人,不贪财不好色不结党营私,有才干有容人之量,知进退,关心百姓疾苦,德行出类拔萃,一生兢兢业业,先后被十二位皇帝重用,试想,能被十二位皇帝器重之人,会是数典忘祖之人会是无耻之徒?他在升迁之上,从来不是依靠钻营和卑鄙伎俩,而是凭借自身的才能和品行。君子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雪霜却不可以充当栋梁之材。也许有人认为冯道不是傲雪霜的君子,但他却是可以解民于倒悬拯救苍生于水火的栋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