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四章 犹豫不定的老考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试卷之前,检查了一遍自己答的试,感觉非常满意,轻声说道,“究竟能考个什么样的成绩,就由你决定了。”

    其实,她的内心是非常自信的,自信自己可以靠这张试卷在这个时代掀起风浪的,因为她的答题,从整体上来说,答得非常的不错,比她之前看的往年状元答的试卷还要好。

    试卷被卫兵收走之后,许春花就开始进行答第二科的考卷,这一科考卷里,有两道题涉及到诗词,这是最符合当下文人风气的一科,也是学子们最爱的一科,学子们都渴望在诗词题目上大放异彩,成为头名,要知道,头名的诗词,将被全国人民传颂,还可能成为歌姬口中的歌曲,若是被歌姬选中,那么作者逛青楼时,就可以免费和歌姬亲密接触了。

    诗词题共有两道,其中一道题考的是,以明月为主体,作一首诗,还有一道题考的是以思乡为主题,写一首诗。

    许春花看到这两道题,唇角勾起开心的笑容。

    这两道题对她来说,都不是什么难题,她脑子里有无数首相关的诗词。

    她当即决定先做这两道题。

    写哪一首与明月有关的诗呢?

    许春花在心里经过一番比较,最终选了一首《春江花月夜》。

    虽然她不知道司永平会不会也写这一首诗,但是,她愿意赌一把,宁可两人都写这一首诗,她也要把这首诗带到这个世界上。

    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许许多多文人的名字,在这些文人里,有的才华绝艳,写出了无数首惊天动地的诗篇,比如李杜,比如苏东坡,比如李后主,这些人著作等身,都是文化史上响当当的大牛。

    此外,还有一些文化,他们在偌大的文学史中,只留下了一首诗词,但是仅仅凭借这一首诗词,就奠定了自己无可撼动的历史地位。

    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显然就是这种情况,在整个盛唐的文化篇章里,关于他的只有这么一首《春江花月夜》,但就仅仅这么一首《春江花月夜》,却奠定了他在盛唐文人之中难以超越的历史地位。

    因为这一首诗,将明月写绝了,哪怕再过一千年还是两千年,这首诗依然是一首难以逾越的巅峰。

    在这首诗中,既书写了明月,也书写对人生的思考。

    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何人初见月……

    未尝不是充满禅意与哲理的描述。

    因此,许春花当仁不让把他的这首诗拿出来,她要让这首诗,在这个时代焕发光彩。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许春花已经把试卷全部答完了,而后,她就躺在床上不起了。

    第一是因为已经答完试卷,不需要再做什么了,只等下一科考试,而在凳子上坐着明显不如躺着舒服,所以她就躺下了。

    第二是因为她这两天只靠肉干果脯方便面充饥,补充的热量明显跟不上消耗,但又无法多吃,毕竟守着茅厕没食欲,在这种状况下,她的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她就尽量不活动,躺在床上休息。

    此时,在应天贡院伸出,一个名叫大公堂的地方,主考官朱无忧带着一群考官,对着挂着大厅中央的孔圣人画像宣誓,进行阅卷前的思想教育工作。

    为了让学子们早日知道自己的考试结果,考试与阅卷工作是同期展开的,也就是说,第一科刚考完,他们就要立刻开始阅卷。

    这样的话,当三科全部考完的时候,阅卷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大半,再过个三四天,整个试卷工作就结束了,科考的成绩就可以张榜公布,到时候这些来自全天下的学子们,就能知道自己的成绩,而后或是欢天喜地风光无限地回家,或者是找一棵歪脖子树,亦或找一个山顶,挂在上面挂死或跳崖而死。

    毕竟,每当考试成绩公布,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阅卷的流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首先是最下层的考官进行阅卷,从中选出优秀的考卷,在优秀的考卷上写下一个荐字,代表这个试卷不错,可以推荐给上一级考官,这些被推荐的试卷,送到副主考官杨忠诚的桌案上。

    杨忠诚看完之后,从中再择优选取一部分,在上面标上一个取字,代表这是他选取的优秀试卷。

    当一张试卷上,同时出现荐字和取字,代表这份试卷被录取的概率有个七八成了。

    这些选取出的试卷,再提交到主考官朱无忧处,朱无忧经过比较,优中选优,选出优秀的试卷,在上面写一个中字。

    这代表这张试卷被中地了,榜上有名,成功了。

    整个阅卷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而在这一过程之中,为了防止考官徇私舞弊,给自己的后辈或者关系户偷开门路,阅卷时考生的姓名全部被封死,考官看不到。

    但仅仅这样是不行的,有一些人会在考卷里面做一些文章,比如在答题的过程中,第几行第几个字写什么字,或者做一些特殊的标记。

    这一类情况是无法控制的,为了避免徇私舞弊,因此,只能对这些考官们进行思想教育。

    让他们拜孔圣人,告诫他们,学子们走到这一步,都是历经千辛万苦,寒窗苦读几十年,考官们不要辜负学子的努力,不要藏私心。

    杨忠诚等考官表面上积极配合朱无忧,态度端正,纷纷向孔圣人画像表达衷心,表达自己一定会如实地阅卷,绝不徇私舞弊。

    但是,说是这么说,具体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阅卷前的仪式进行完毕之后,主考官一挥手,阅卷工作开始了。

    首先给考官们分试卷,每个考官平均能分到几百份试卷,这么多试卷,要求在两天的时间审阅完毕,平均下来,每天的工作量都相当的大。

    而这些考官中,有的已经年逾花甲,走起路都颤巍巍的,可想而知,在整个阅卷的过程中,他们不可能通篇去看每个考生的答题情况。

    只有哪些字写得漂亮的试卷,他们才愿意多看几眼,被选中的几率更大一些。

    说白了,阅卷的第一步是以貌取人,颜值越高的试卷,得到的青睐越高。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考官不断地翻阅试卷评分。

    “这个字难看,还有磨痕,差评。”

    “咦,这个字写的不错,但是写的文章狗屁不通,差评。”

    “哇,好字,端庄秀气,好字。”老考官翻开一份娟秀的试卷,缓缓地读起来:夫,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要不断复习,不断循环往复。其实,需要循环往复的,不仅仅是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同样如此。

    ……

    由此推之,不光在学习之中,我们做人做事时,要做到吾三省吾身,如此才能让自己更优秀,乃至成为圣人。

    老考官看完文字之后,又把之后的试题全部看了一遍,他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这一张试卷看起来写的倒是还不错,可是他觉得写的东西有些超脱,还有些活泼,像一个顽皮的孩童一样,不够严肃。

    他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个试卷荐出来。

    作为一名老考官,他阅卷经验丰富,如果他推荐的试卷,足够优秀,那么会得到上级考官的表扬,以及同行的羡慕。

    但若是,他推荐的试卷不够好,那么就会遭到同行的嘲笑,上级考官也会对他有看法,这对他个人的形象有损害。

    犹豫不定时,老考官站起来,给自己倒一杯茶水,喝一口茶,缓解周身的疲劳。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地跑过,好巧不巧,正好撞到老考官的后背上,老考官手里的茶杯歪了一下,茶水溢出来。

    而这些溢出的茶水,正好洒在这张试卷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