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秘密调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红色”,从此红色机就取代了A机。

    1938年末,J国的外务省把一种最新发明的密码体系发往各地军方部门,正式取代A机,在该国的代号为B机。A国的通讯处给该密码机的代号是“紫色”机,这个机器的复杂性要远远超过以往的红色机器系统。看着这个高深莫测的密码体系,A国通信情报处的集合所有精英力量,在1940年努力奋战一个夏天后,将其破译成功。在情报处的总部大厦里面,他们把一些晚宴六色的电线、接触点以及闭合装置进行配置,最后弄出一堆跟面条一样的东西。1940年9月25日,这堆东西发出了第一件清楚而又准确的“紫色”电报的译文。

    该密码机成为世界情报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A国的情报人员为一个人类从未见识过的机器制作出一个完美的再生体系。

    1941年1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的早晨,A国一个位于某个小岛的监听站上,截收了一份J国外务省发送给该国驻A国使馆的一份加密电报。这份电报共有14部分,小站一共截获了13部分。此后第二天,这个小站又截获了几份电报,这些电报转发给威廉领导下的“通讯情报处”进行破译处理,内容破译之后,通讯处把破译内容发往海军作战部。作战部值班军官,一名叫做M的中尉通过紫色密码机把密电又翻译成英语,知道了J国要终止和A国谈判的绝密信息。

    这位M中尉还不知道的是,当地时间上午九点,在戴蒙赫尔德北部约莫20英里,一只由6艘航空母舰组成,由战列舰以及巡洋舰支援的大型舰队正偷偷地抛锚漂动。这就是由J国某海军中将率领的突袭舰队。

    M中尉心急如焚,立即联络陆军参谋总长乔治.马将军。滑稽的是,马将军竟然骑马外出了。一个小时多以后,马将军才知道这份绝密电报,当然,他马上看出了事态的重要性,这意味着两国可能马上要发生战争!他本来可以利用机密的电话机跟夏威夷的指挥官肖将军取得联系,但是他觉得“紫色”电报过于重要,而加密电话并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马将军最后决定把警报电报交给陆军部通讯中心。但是通往夏威夷的线路根本不通,最后竟有商业渠道的方式,辗转拍发。上午7时33分,美国无线电公司一家打字机收到这份电报,这份甲级绝密电报被装进一个信封,上面写着,“夏威夷肖指挥官收”。

    上午7时55分,珍珠港福待岛上响起了第一颗炸弹,该岛水上飞机停机坪遭到轰炸。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马将军的“绝密电报”直到下午3点才转到肖将军手中,望着这份明日黄花的电报,这位将军流下心痛的泪水。

    方田鸽看完这段早已公布的档案里,是杨方烈亲自给“何公平“的一个人写的总结:

    组织结构混乱,分工不明晰,使A国因为情报机关的缺陷,遭受重大损失。

    文件中也提到二战时期,F国一位炮兵排长因为通信泄密遭到袭击的真实事件。文件引述案例说,F国的一位炮兵排长,因为思念妻子,在前方每天都要往家里邮寄一封信。在信中,他提到千万别把自己驻地的事情告诉任何人,以免被D国的间谍窃听到。他的妻子显然非常缺乏安全意识,把丈夫提醒0的话当成杞人忧天。某天,她的妻子在外出购物时被歹徒打劫钱包,一位“好心的女人”出手把他们制服,两人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一天,“好友”告诉炮兵的妻子,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集邮。妻子一听,把自己丈夫从前线寄来信件上的邮票全部扯下来交给“好友”。让她惊讶的是,“好友”得到邮票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而且自己的丈夫也没有再发来过信件。

    半月后,炮兵的妻子才见到自己的丈夫,不过那是一个黑色的小匣子。通讯兵很遗憾地告诉炮兵的妻子:“D国的情报系统实在太过厉害,排长虽然五次更换领地,都被他们识破了,最后排长被敌人狙击手射杀而亡……”妻子这才明白是自己的无知,害死了自己的丈夫。这是情报史上有名的“炮兵腓力案”。

    “什么意思?”方田鸽十分不懂,这些档案都是公开的,有些只要翻阅历史课本,甚至都能查阅的到,杨方烈为什么要对何公平说这些呢?有什么意义呢?

    方田鸽在杨方烈发往“何公平“的秘密文件中,还有很多涉及到国家经济利益的间谍案例。如有一个发生在中国北部一个国家,依靠自己的情报系统,获取A国花费了二十年心血,耗资十多亿美元才研制出来的代号为“协和”的客机资料。依靠这份珍贵资料,该国抢在A国之前,把世界上第一架超音速客机,即“图-144”,送上天空。据该国内布工程人员透露的信息,所谓的“图-144”和A国研制的“协和”客机在外部、功能上一摸一样,甚至包括一些关键部位的螺丝都是保持一致。

    在杨方烈的材料中,叙述更多的还是位于中国东方的J国情报系统。杨方烈对于J国把私立学校的商业课程与培养海外间谍所需要的人才集合的方式非常警惕,他特别在文件中标出,“该国外出工作人员中,既能担当工程、学术、技术方面的工作,也能担任经济情报的搜集工作。”这种类似于“全民间谍”的高端手段,大大降低获取情报的成本,而且让别的国家,特别是缺乏维护国家安与国家利益全宣传的国家,反间谍任务的难度大大增加。在J国,每次出现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他们会派出自己的情报成员,四处进行活动,十分卖力地搜集情报。对于在某个领域有显著成就的专家学者,他们会通过朋友、同事的关系,竭力鼓动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出书,或者到该国进行友好访问,甚至用贿赂的方式进行资料的索取。在杨方烈看来,正是J国人骨子里具备的把经济情报搜集当做战争年代的军事情报搜集一样重要,把搜集别国情报的行为等同于爱国主义,才有了该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但是我国国民却错误的以为是J国人“善于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杨方烈接着引述一个产业经济案例,来提醒何公平对经济间谍的警惕: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A国一家位于半导体公司准备用来制造半导体硅集成线路的光电蔽光框丢失,此事虽然该国调查局介入,但是毫无结果。后来A国情报局得知这东西其实到了J国的首都,情报局的人立即组织人员前往调查,一番辛苦之后,情报局的人沮丧着脸回到A国,最后此事竟然不了了之。让人惊讶的是,J国的半导体工业此后却突飞猛进,在高级半导体的记忆元件上该国取得巨大成就。一年半以后,A国半导体工业出现生产性障碍,产品无法售出,J国趁机把自己领先的半导体产品推销给该国。

    方田鸽一字一字地看完这些所谓的“绝密资料”,她觉得自己简直被杨方烈搞的天旋地转。

    “这家伙什么意思呀?”方田鸽把头趴在桌子上,沮丧着脸,“这些从教课书里都能查阅到的公开资料,为什么要转发给这个‘何公平’呢?这些情报案例对于这个‘秘密组织’起着什么作用呢?”

    在杨方烈的绝密档案中,前部分是关于情报工作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在现代战争期间甚至起到决定全局的作用,接着他又借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保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又提到了J国产业间谍对于该国经济的巨大作用。方田鸽分析整个逻辑思路i,渐渐有了头绪,“我想到了”,方田鸽兴奋地舞起了拳头。

    杨方烈与该组织虽然没有从属领导关系,但是鉴于他本人一贯“好为人师”,喜欢板着着脸孔教育人的作风来看,方田鸽已经猜出杨方烈是借用这些案例对这个机构进行“思想教育”,那么这些材料其实就是这个机构的培训材料。杨方烈之所以煞费苦心,完全是为了在不违反国家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对该组织的成员进行思想教育。按照这个分析,加上石三磊的曾经提到过的一个“商社”的事情,方田鸽肯定推出这家“神秘组织”一定是伪装成一家商业公司。

    “这,就是破绽。”方田鸽打开电脑,准备打印一份报告。

    但是随即,她又叹了口气。这么多家公司,她到哪里查这个机构去?她从该组织的装备清单得知,这个机构的装备非常齐全,完全就是一支受过特训的特工组织装备。利用这些设备,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化整为零,单独在世界各地建立情报分站,也可以大规模进行情报兵团式的作战。这些装备包括:能够安装在普通圆珠笔里面的微型窃听器,能够安装在外套领间的超声波传声器,能够安装在烟盒大小的包装里面的微型监控器,还有能够可以伪装成别针样的微型针孔灯,这样可以即时不打开档案袋,也能轻易解读档案内容。除此还有可以拍摄信件、包裹内容的红外线照相机。

    “大海捞针,空欢喜一场。”方田鸽坐在办公室里,垂头丧气地想着。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